找到相关内容80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的淡泊与宁静

    ”义公习禅,在清幽的环境中,心理感受上的淡然寂然,澄澈清明,于此可见。又如白居易《香山寺二绝》:“空门寂静老夫闲,伴鸟随云往复还。家酝满瓶书满架,半移生计入香山。”“爱风岩上攀松盖,恋月潭边坐石梭。且...

    洪 丕 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80154126.html
  • 禅机妙悟入画来

    禅机妙悟入画来 禅画是南宋以来出现的一种较为特殊的绘画类型,是禅与画的巧妙结合,从广义上说,属于文人画的一个旁支。 禅画的起源,当首推唐代的王维。王维(701年至761年),字摩诘,蒲州(今山西永济)人,官至尚书右丞。其名取自《维摩诘经》。安史之乱后,长斋奉佛,遁入参禅悟道的空门之中。王维不仅精通音律、工草书,而且是一位诗人兼画家。他以禅的静观心态,将禅境、诗境和画境统一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83554159.html
  • 出家的意义

    出家的意义  明  旸  佛陀普度众生,跟他出家学道的有五众弟子,一、沙弥(小和尚),二、沙弥尼(小尼姑),三、式叉摩罗(学戒女),四、比丘(和尚),五、比丘尼(尼姑)。古人云:“出家乃丈夫之事,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”。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。我们能够看破红尘、摆脱世俗,投身于空门之中,做一个清净无挂无碍的出家人,的确是有宿根、有智慧、才能下定决心,斩断俗缘去做和尚,过拿清磬木-鱼,青灯独守的刻苦生活...

    明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0554781.html
  • 湖湘五僧艺术谈

    写感时伤世内容,虽遁迹空门,并未忘怀世事。而怀素这样的僧人,实际上过着典型的世俗生活———饮酒食肉,四处云游,完全是一种文人气质,艺术家作派。说五僧是“蜕化僧”,因为他们还有一个特点是求名追名。作为...

    周宪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3157901.html
  • 弘扬玄奘的践行精神

    讲经五十三年,可谓矢志不渝。从遁入空门始,学法、讲法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、“穷读三藏卷,遍访空门尊。”教弟子三千,毫无保留。他度西学法、取经一十七年,行程五万里,是身体力行之...

    郭平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51961743.html
  • 唐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

    方开眉眼实时西北风生。飞瓦拔树崩云泄雨。远近惊骇。而结坛之地穿穴其屋。洪注道场。质明京城士庶皆云。智获一龙穿屋飞去。求观其处日千万人。斯乃坛法之神验也。于时帝留心玄牝。未重空门。所司希旨奏。外国蕃僧遣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25762157.html
  • 番禺海云寺与天然和尚

    便入庐山剃发为僧,举家尽入空门,父母妻子姐妹咸为僧尼。盛年孝廉,倏尔弃家出世,人多惊异。及至甲申国变(1644年),许多缙绅遗老,乃得栖息其门,始悟此翁有洞烛先机之明。天然有诗云:  怅望湖州未敢归,...

    曹其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1066857.html
  • 关于佛教与慈善之渊源的思考

    一起,并特别指出“诸佛皆出人间,终不在天上成佛也。”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对佛教的“坠入空门、四大皆空、不问凡事、独善其身”等印象。慈济所倡导的把自身修炼与扶贫帮困等慈善行为紧密结合,丰富了佛教的理论和实践...

    郑远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4766876.html
  • 万里边沙老衲归——飘然超脱的海印大师

    ,藏书甚多,故勤研好学的海印以张为师,不懈求教,厚积薄发。这段经历不仅让他学识日增,而且志趣益发高远,为他后来一度引领全国佛门风骚打下了坚实的根基。随着清朝一步步走向衰败,身处末世独居空门的海印禅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3268348.html
  • 人间佛教之道德基础

    间觉」者也。  后世佛教徒,不知体认释尊积极救世之旨,每多偏重出  世方面,加以神秘色彩,致使佛教成为消极厌世之空门﹔与  社会实际,人生道德,了不相涉。知超度亡魂,而不知拯救  生人﹔知解放畜生﹔而...

    李一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2270909.html